2020年便利店要“下沉”到哪里去 ​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见福董事长张利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次合作,除了成都全时便利店要换上见福便利店的招牌,见福还将负责这些门店的日常运营管理。供应链方面见福将和成都山海蓝图共建。自去年进入成都市场以来,截至今年5月,见福在成都开出了近20家门店,成都全时这106家门店的加入,将给见福在成都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目前,成都全时的微信公众号“成都OurHours全时便利店”已更名为“见福便利店成都”。

  要“沉”到哪里去

  对于便利店行业来说,早期,不少知名品牌选择落点一线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区域化是便利店品牌发展的主要特征。如见福以厦门为“大本营”,美宜佳则从广东起家,全时曾是北京便利店的“霸主”……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日益升级,一线城市的便利店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便利店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

  据了解,近年来,便利店行业一直保持高增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显示,去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近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在百强企业中,便利店销售增幅为16.5,领跑各大业态。不过,作为以“弯腰捡钢镚儿”为标志性特征的行业,虽然便利店的发展速度在零售行业里算快,但实际上它并不是高毛利的行业。

  对各大便利店品牌而言,选择“下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一线城市虽然消费水平比较高,但高房租、高人工、高费用的“三高”问题也给便利店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限制。尤其是和其他零售业态相比,便利店对门店选址的依赖性更高,往往选址恰当与否就决定了该店能不能生存下去。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位置较好的门店,会同时吸引多家便利店的业务人员前来考察,若是热门位置,高价“抢点”更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相较之下,二三线城市虽然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略低,但开店成本也会有所降低,加上不少地区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有很大的发展机遇,便利店的盈利周期可能会缩短。7-ELEVEn日本株式会社执行董事、柒一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内田慎治曾透露,在北京、天津两地,7-ELEVEn于第七年实现了盈利,未来会进入更多区域市场,并争取将新进区域盈利周期从七年缩短至三年内。

  不过,在二三线城市发展也有弊端,对于便利店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供应链体系,比起一线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在低线城市建立供应链体系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也是便利店品牌在“下沉”时往往会选择区域零售龙头企业合作的主要原因。

  业内普遍认为,虽然不少便利店区域龙头放下了姿态,开始“下沉”,但最终下沉的方向,应该不会像电商一样深入四五线城市甚至县城。毕竟,便利店的开设对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要求,过于“下沉”,对便利店来说可能会重遇盈利难题。随着不少区域龙头走出“舒适圈,逐步“下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正的全国性便利店品牌将会诞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中央财政明确一揽子政策 加大力度支持粮食生产

下一篇餐饮:自热锅掀开零售盲盒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