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斯明的苏剧人生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尹斯明的苏剧人生

江洪涛

这是一位接近期颐之年的老人。

这是一位毕生献给苏剧艺术的老人。

这是一位被文化部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剧代表性传承人。

她叫尹斯明。


尹斯明

在走近尹斯明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苏剧。

苏剧是苏州优秀传统戏曲艺术,苏剧的前身是滩簧。

滩簧原名南词或称对白南词,是以五至七人分生、旦、净、丑等角色围坐一桌,配以弦子、琵琶、胡琴、拔鼓等伴奏,属自拉自唱的清唱形式。唱的都是代言体的戏文,有角色的对话和唱段,却无说唱人的宣叙,有别于—般说唱的曲艺。

滩簧又分前滩和后滩。前滩演唱的曲目中,很多是移植昆曲的。特别是当它演变成戏曲形式后,在表演艺术方面,又受到昆曲的滋养。因此,它和昆曲又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城河歌吹夜乘凉,不载蓬船载小航;水调更番相角胜,昆腔小曲间滩簧”。滩簧盛行于清乾隆时期的江、浙、沪地区,后又传到江西、福建、四川、安徽、北京等地,于是就有了苏滩、锡滩、杭滩之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苏滩经历了素衣坐唱、化妆坐唱、苏滩歌剧阶段,一度还出现过女子苏滩。抗日战争爆发后,社会动荡、国民经济萧条,更由于苏滩自身艺术形式的局限,逐渐走向衰落,因此部分艺人感到如不进行改革必然会消亡,于是就产生了将苏滩搬上舞台的愿望,但因苏滩演员擅长唱念,缺乏舞台表演的基础,更谈不上戏曲唱念做打、音乐、舞美等综合艺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因发展方向不明确,几经实验却屡遭失败。直至建国初期,有志于改革的前辈艺术家,不甘心就此罢休,遂集合志同道合者重新组团,并于1953年落户苏州。

半个多世纪以来,苏剧老艺术家和苏州戏曲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经历了艰苦的艺术实践,苏剧艺术逐步完善、提高,从而形成了具有幽雅清丽的唱腔、细腻朴实的表演,具有独特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它不但能演唱传统戏,而且还能演唱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因为她属于新兴剧种,可塑性极强,几十年来,已经演出了近300个大、小剧目,同时,还培养了四代苏昆兼演的演员,有的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苏昆剧表演艺术家。

尹斯明的艺术生涯是从唱苏滩开始的。从素衣坐唱到化妆坐唱,从化妆坐唱到舞台表演,从舞台表演到苏剧建团,从苏剧建团到此后的几十年发展,尹斯明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探索者,传承者。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的按健,按回到九十七年前。

1921年夏天,尹斯明出生在上海一个苏滩艺人家,父亲尹仲秋原是苏滩“清客串”,他本来家境较好,后因吸食鸦片家道败落,就以苏滩作为专业了。从小耳濡目染的尹斯明6岁时崭露出天赋,父亲带着她与三个姐姐、堂兄尹小秋、学徒周玉英、蒋玉芳,以‘尹家班’的名头登台演出,‘大世界’、‘小世界’、‘新世界’、‘神仙世界’……几乎唱遍了上海所有的戏园子。

尹斯明在孩提时期就喜欢戏曲,上学读书后,逢星期假日她是非去看戏不可的,尤其对京剧与文明戏情有独钟。她九岁开始上学,十二岁因—二八事变而辍学。因为她从小接受能力强,很多老戏一听就能唱,有的冷门戏父亲一教就会,于是父亲就干脆让她上台演唱而不再让她上学了。

尹斯明生性好学,博采众长,在演出苏滩的同时,她也学百戏之祖的昆剧,跟随昆剧名



家袁传璠先生学《西厢记》、《玉簪记》。昆剧传字辈沈传芹、顾传澜等,都给了她艺术营养,曾一起在上海“大千世界”合作演出昆曲。1949年初冬和50年代初,尹斯明还先后与徐凌云(1885—1965,昆剧艺术家)、俞振飞(1902—1993,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小生)同台演出昆曲。

与此同时她还醉心学习京戏,多次延请当时有名的京戏先生教戏,而且各种流派都学,梅派的《宇宙锋》、《坐宫》、《起解》;程派的《锁麟襄》、《六月雪》;荀派的《红娘》等等,并参加了票房组织。1947年,曾以票友身份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与俞振飞的开门弟子、上海名票严逸之同台演出《春秋配》剧目。

那时的艺人,生活是极其艰辛的,但也苦中有乐。蒋玉芳是尹斯明的师妹,1933年她们就在—起拼档演出,在尹家班,两人年纪相仿,要好得很。尹斯明回忆说:“那时的演出条件艰苦,为了赶场子,有堂会的日子总是来不及吃晚饭,就买了三个铜板一只的大包子馒头,包在手帕里,两人坐在—辆黄包车上一片片地拿来吃。蒋玉芳还自得其乐地说,人家只当我们在吃面包土司呢!”

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三十年代的上海,风雨飘揺,苏滩这朵名噪—时的海上花,终究逃脱不了凋零的命运。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尹家班停止了演出,而像“尹家班”一样曾红遍上海的数十个老苏滩班子经历多次战乱后也一度几乎绝迹。

1950年春夏间,尹斯明参加了上海市举办的“第二届戏曲讲习班”。第二年,她与吴兰英、李丹翁、华和笙、朱筱峰等志同道合的苏滩艺人联合,一起在上海创建了“民锋苏剧团”,并推举吴兰英为首任团长,新剧种“苏剧”正式创立。创团之初,剧团排演了《李香君》,尹斯明饰演李香君一角。可是剧目上演后业务并不好,开支又大得惊人。吴兰英为此负债累累,辞去了团长的职务。不过剧团并未就此解散,没有报酬,大家就自已贴出饭钱、路费和场地租金,演出时推销戏票,咬牙熬过了1951年的冬天。

1952年,应“金国大戏院” 之邀突击排演《西厢记》。因为小生演员缺乏,大家就提出来让尹斯明改演张生。自小演惯旦角的她不是没有顾虑,但想到剧团的困难,也就硬着头皮答应了。谁知道,演出很成功,她从此换了行当。

《梁祝》里的梁山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白蛇传》里的许仙,《情探》里的王魁……尹斯明的小生演来渐渐得心应手。当然,因为实际困难,也不是没有闹过笑话。

—次在台上演《李香君》,尹斯明饰演的“侯朝宗”,第六幕,唱的是快板,节奏快,动作幅度大,“侯朝宗”在步步紧逼之下,一条假辫子掉在了地上。为了不让观众发现戳穿西洋镜,尹斯明只好在台上横着走,不敢以背示众。到了后台,众人弄清原由,哈哈大笑之后,不免辛酸。那时剧团穷,买不起服装行头,有时只好滥竽充数,大家看了,活象“猢狲出把戏”。



在“金国大戏院” 上演《西厢记》成功之后,剧团应邀到杭州演出。剧场条件差,隆冬季节,滴水成冰。《梁祝》唱到“草桥结拜”,旦角和小生手里的扇子也拿不住,险些掉在地上。住处也四面漏风,下雨更糟,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尹斯明和蒋玉芳睡在—起,只有盖了雨衣才能睡着。但即便如此,克服一切困难,戏照常演。

为了让苏剧“复姓归宗”,苏剧团落户在了苏州。1956年,江苏省苏昆剧团在民锋苏剧团的基础上成立。当初离了上海赴外地演出时,尹斯明家里有老母幼子,只当是二十来天就回了。谁承想,就此一离数十年,后来把儿子也带了出来,因为苏剧,她做了苏州的女儿。

其间,她还经历了一次婚变。

“当年,这批人风华正茂,但为了苏剧,抛下家庭、子女,自己贴钱摸白板,几乎将一生献给了苏剧。” 多年以后,尹斯明回忆往事仍不免在自己的书中感慨万千。

1955年,剧团排演《王十朋》,老生钱载和没有合适人选,希望由她来演。多年的从艺生涯让尹斯明养成了习惯——有困难就克服!她爽快地应下了。可是苏剧老生唱腔是适合男声的,女生唱嫌低,使不上劲。她与琴师一起琢磨,试着提高四度,成为反平调,还借鉴了杭州国风剧团龚祥甫的低沉婉转的唱腔,演出后反响很好。一次在南京人民剧场演出,田汉的夫人也在看戏,完了说,这个老生演得不错。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里,尹斯明为了苏剧的发展,她服从大局,既演主角,也演配角,又几度改变行当,由花旦改演小生,又由小生改演彩旦,最后又改演了老生,在艺术上敢于自我挑战,真是学啥像啥,演啥是啥。她先后出演过《游殿》里的红娘、《李香君》里的李香君、《西厢记》里的张生、《白蛇传》里的许仙、《梁祝》里的梁山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吕布与貂蝉》里的吕布、《秦香莲》里的陈世美、《庵堂相会》里的陈宰廷、《白兔记》里的刘知远、《汉宫秋月》里的汉刘帝……一个个角色都被她演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令观众难以忘怀。



尹斯明只读过三年书,但她坚持自学成才,几十年中不仅学会了乐器、作曲,还能写唱段,成为苏滩行当中的“多面手”。但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也并非没有自己的遗憾。1954年,为了参加华东地区会演,剧团排了三个剧目,独独尹斯明参演的《合钵》因为剧本问题而未通过审查,她因此失去了参加会演的机会;1957年的江苏省会演,参演的传统剧目《花魁记》,尹斯明因为在剧中没有角色又一次与大型的会演失之交臂。而**的遗憾莫过于“文革”十年,1968年,“清队”开始,尹斯明被关进了“牛棚”。第二年,她又被下放到了苏北农村,作为—个演员,那时正是她的盛年,而她却被迫告别了心爱的舞台。

在被下放农村的那十年,苏剧成为了尹斯明唯—的精神寄托。她抓住一切机会,向独子尹建民传授苏剧唱腔和表演艺术。同时,她还帮大队群众排练了样板戏《红灯记》,并应邀客串了一回李奶奶。多年后她儿子尹建民先后担任了江苏省苏昆剧团副团长、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副院长,成为了既能演昆剧、又能演苏剧的承字辈传人。

十年一觉,几度寒暑,内里的辛酸,不说也罢!1979年,尹斯明正式上调回团,承担起曲调改革的工作。第二年,和朱容、庄再春、蒋玉芳一起,担任了剧团的艺术指导。1987年,尹斯明正式退休。

退休之前的1986年4月,江苏省文艺研究所,苏州市戏曲研究室,为了重现当年坐唱苏滩作为历史资料,特地组织了部分老艺人在韩家巷鹤园表演坐唱苏滩,那天尹斯明与庄再春、蒋玉芳三人唱的是《断桥》,蒋玉芳的许仙、庄再春的小青,尹斯明的白娘娘,没有想到在扮了几十年的生角之后,她又重演了一次花旦!

还演得那么投入。

那么精采。

那么风采依然。

按说,退休之后就该安享晚年,然而,退休后的尹斯明并未真正的闲下来,她仍然在为她执念一生的苏剧艺术而黙默奉献着。

她先是将自已唱过的唱段自费录下来,以免自已宝贵的艺术成果以后失传;后是用三年多时间,将自已的艺术经历通过回忆录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借鉴;再是口传心授,向年轻—代演员传承自已的艺术经验……

最令她牵心牵肠的还是苏剧的传承与发展。

“‘文革’后,苏剧成为稀有剧种,全国仅存半个剧团,只能与苏州昆剧团合班,步入新世纪,昆剧再度声名鹊起,让苏剧相形见绌。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同年11月,原江苏省苏昆剧团更名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以前苏剧、昆曲兼演的演员,几乎都不再演苏剧。“江苏省苏州苏剧团”的牌子则暂挂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自此,苏剧陷入有牌无团的尴尬局面。

看到这种现状,尹斯明忧心如焚,多次联合老艺人上书各有关单位重视苏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2006年,苏剧被评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终于引起各方重视。

2008年至2010年,苏州市决定由苏州市锡剧团承担苏剧保护的工作。依托以老带新的办法相继恢复排练了大型传统苏剧《花魁记》、《狸描换太子》、《快嘴李翠莲》以及众多折子戏,逐步形成了以柳继雁、叶和珍等“继”、“承”字辈老艺术家为精英,王芳、陶红珍等“弘”字辈演员为中坚,市锡剧团青年演员为基础的苏剧艺术传承保护的人才梯队,此时的她,一颗始终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2013年11月,以苏州锡剧团为班底,汇聚了已退休的继、承字辈老艺人和**苏、昆表演艺术家,老、中、青三代苏剧演员联袂登上苏州开明大戏院舞台,献演观众久违的4台苏剧优秀传统剧目,重现了苏剧表演艺术精致、质朴、细腻的风采。90高龄尹斯明一改平时深居简出,当天专程赶到开明大戏院来捧场。老人说,希望演出能唤起大家对苏剧的记忆,尽快让濒危的苏剧重新活跃在舞台上。



这几年中,90多岁高龄的尹斯明虽不能登台演唱,不能外出看戏,不能手把手教会年轻一代进行苏剧表演,但她始终关注着苏剧,关注着苏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她说,“我这么大年纪,有生之年,就盼着苏剧的牌子早日挂起,百年之后看到老伙伴们,也算有个交代。苏剧不能失传。”

岁月流转,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告慰为苏剧形成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们:苏剧没有失传。

苏剧不会失传。

苏剧正在迎来她自己的真正生机勃勃的春天。

2010年,耗时4年,18次易稿修改创作的新编历史苏剧《红豆祭》首演。此后连演78场,观众达7万余人次。

2013年,苏剧《柳如是》首演。11月18日作为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的参评剧目亮相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2015年,苏剧《满庭芳》在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上,以完美的呈现,赢得了领导、专家、观众的交口称赞。

2017年,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挂牌成立。

2018年,苏剧现代戏《国鼎魂》在苏州人民大会堂精彩上演。



看到这一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剧代表性传承人的尹斯明,脸上绽开了欣慰与幸福的笑颜……

尹斯明今年九十八岁,身康体健。

我们相信,她还会看到苏剧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尹斯明,女,汉族,1921年7月29日出生,上海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剧代表性传承人。我采访她并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她98岁,而现在她已经是102岁了……她自幼(1933年起)随父尹仲秋演唱苏滩于上海大世界、小世界等游艺场,兼唱堂会、电台等;解放后,在上海组建民锋苏剧团,为创始人之一。后随团辗转于苏沪一带演出,为剧团主要演员;1953年苏州市接管剧团,改成苏州市民锋苏剧团,1956年改建为苏州市苏剧团,同年10月改名为江苏省苏昆剧团,她一直在保护、传承、发展苏剧事业上兢兢业业,作出一定贡献,直至1987年光荣退休。



江洪涛,男,1964年生,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创作员,国家一级编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戏剧创作,有大型戏剧作品《山歌情》(合作)



曾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剧协“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本人获文华编剧奖;参与策划并承担部分作词的大型歌舞剧《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本人获文华词作奖。现兼任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姑苏艺苑》杂志副主编。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豫剧舞台“生旦双门抱”的奇才王素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