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绍剧,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为绍剧。
绍剧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现为上虞区),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及其他浙沪一带。
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最具代表的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等。
绍剧是一种以“【三五七】、【二凡】”为基本唱调的绍兴地方戏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8年6月7日,绍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绍剧
别    名
绍兴大班、绍兴乱弹
流行地区
绍兴周边地区
来    源
秦腔
起源时期
明末清初
起源地
绍兴地区
角色行当
生行、花脸行、旦行
经典剧目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申报地区
浙江省绍兴市
遗产编号
Ⅳ-109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绍剧绍剧
明嘉靖年间,秦腔自北方流传到浙江绍兴,与余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种激越昂扬的新腔,称为“调腔”,最鲜明的是“二凡”,腔调和秦腔,初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
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合班。
清乾隆年间(1723-1735年)开始盛行。
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支持,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清末民初,绍剧开始进入上海。受京班(京剧戏班)影响,化妆及舞台陈设均有改善,舞台开始设置软、硬布景和聚光灯,化妆趋向细致。
20世纪30年代,女旦登台,戏装、头饰日益鲜丽精巧,扮相逐渐规范。
20世纪30至40年代,从其他剧种引进置景技巧,盛行机关布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按剧情进行舞台美术设计。
1950年,绍兴乱弹正式定名为绍剧。
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九个民间职业剧团。后经登记、合并,数量虽稍有减少,但由于招收新学员办了数期培训班,培养了接班人,使绍剧得到较大的发展。
1956年,改同春绍剧团为浙江绍剧团。1965年有专业绍剧团六个。“文化大革命”中绍剧受到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复苏。
80年代起,逐渐以化学材料代替棉布、木材制作布景和道具,并借鉴其他剧种进行舞台美术改革,但在变革中始终保持了绍剧的特色。
到1982年,有浙江省绍剧团和绍兴县、萧山县等三个专业绍剧团、一个绍剧训练班。
建国后,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剧目,编创了一大批现代戏、历史剧。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龙虎斗》、《后朱砂》、《火焰山》、《芦花记》、《香罗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编创的现代戏有《血泪荡》和《阿Q正传》,历史剧有《于谦》等。其中《芦花记》曾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上获奖;《于谦》在1979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60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唱腔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
“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
绍剧

“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

动作

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

乐器

绍剧的场面音乐,包括丝竹、吹打牌子及锣鼓。
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
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火爆炽烈,锣鼓点粗犷、朴实,自树一格,有“绍敲”之称。
绍剧〔三五七〕、〔阳路〕、〔西路〕的伴奏乐器以笛为主;〔二凡〕以板胡为主,辅以“斗子”(“金刚腿”)。乐队由6人组成,有“上三把”、“下三把”之分。“上三把”为鼓板、正吹、三弦;“下三把”为副吹、斗钹、小锣;尚有敲大锣者,兼管茶炊、刀枪把子,不列入上、下三把之内。50年代中期起,乐队逐渐扩大,增加笙、头管、琵琶、中胡、大提琴等。 [6]

行当

绍剧艺人的角色行当共13种,有“十三先生”之称,分为白脸、花脸、旦三堂。
绍剧角色行当分为三档(艺人习称“三堂”):白脸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称副老生);花脸堂,包括大花脸(也称净、大面)、二花脸(也称副净或二面)、小花脸(小丑)、四花脸;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质)、五旦(宫女旦兼男角)。此十三行也称“十三先生”,分工细致,职责明确。至民国初年,白脸堂增加了帮小生、外末、六白脸;花脸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脸,合称“十八子弟”。各行脚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
生行
称为正生,扮演中、青年男子。外(老外),系“生外之生”,专扮演老年男子;末为“生之末”,扮演中、老年男子中的配角;小生原只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生行一般俊扮不涂花脸,故又称“白面堂”,但也有少数开花脸的戏。生行早期尚有小外、小末等脚色,亦即后期绍剧中的“六白脸”。清中叶以后,乱弹、皮簧勃兴,描写男女爱情婚姻的戏增多,小生由次要变为主要,正生成为老生的专称。自此,生行基本上形成小生、老生、老外、副末四行当的格局。但仍无文武之分,要求演员文武不挡,做打皆精。清末叶以后,绍剧这一古老剧种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多演武戏,因而出现了“武生”一角,并雇用了一批翻筋斗配打的脚色,称为“武手下”或“武行”。
绍剧绍剧
花脸行
很早就形成大花脸(净)、二花脸(副)、三花脸(即小花脸,丑)、四花脸等四色花脸的格局。后期由于角色增多,增添 “五花脸”。大花脸所扮演的角色较多,有忠有奸,有正有反,上至帝王权贵,下至乞儿龟奴,几乎无其不有。若以其所抹花脸分之,计有红、黑、白、花四类:红脸多为英勇忠义之士,黑脸多为憨直刚毅之人,白脸多为奸刁卑俗之徒,花脸(杂色脸)多为凶残邪恶之辈,二花脸介于净、丑之间,亦净亦丑,亦文亦武,二花脸(副)擅饰憨厚蠢笨的角色,小花脸(丑),旧俗在戏班中地位最高,能代表老郎(戏神)在班中执法,待客、议事,乃至引路、开饭揭锅盖,均须小花脸领头。其扮演的角色,忠奸善恶,男女老少,几乎无所不包,且文武不挡。小花脸亦兼演彩旦,如《碧桃花》中的牢婆,《牡丹记》中的皮氏等。四花脸,为花脸行的次要脚色,如《水擒庞德》中,大花脸饰关羽,二花脸饰周仓,四花脸则饰庞德;《碧桃花》中小花脸饰牢婆,四花脸则饰配角牢头。四花脸在较多戏中则扮演奴仆、家将、皂吏、报子之类。大花脸唱念均用大嗓,不仅要求洪亮,且应有翻滚之声,因声如滚雷隆隆和巨浪翻腾,称为“滚喉”,亦称“水底翻”。小花脸用“堂喉”(真嗓),但说白常用“子喉”(假嗓)与“堂喉”结合,有时突然翻高八度,以增强风趣诙谐的效果。二花脸用嗓近于大花脸,四花脸则与小花脸接近。
旦行
绍剧绍剧
早时只有旦(正旦)、贴(亦称作旦)、夫(老旦)和小旦四色,正旦与正生相配为男女主角;清中叶后,正旦的地位为花旦所代替,与小生相配,成为男女主角,正旦则成为专饰中年妇女的配角;后因武戏增多,又添“武小旦”一色。清末以后,旦戏增加,各剧种又都增添了“三手旦”(或称“三梁旦”)一色;使旦行多至七个脚色。花旦专演年青女子,唱做俱重,文武兼能。因其在许多戏中挑大梁;故亦称之为“大梁旦”、“当家旦”。贴旦亦称作旦,亦扮演年轻女子,常为花旦之配角,故有人称之为“二梁旦”。但贴旦专工唱,花旦更重做,故贴旦仍有其所长和特色。如《西厢记》中花旦饰红娘,贴旦则饰崔莺莺;正旦主要演中年妇女,还常兼演次要小生;武小旦专演旦脚武打戏,如《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小青等。老旦专演老年妇人,由于演武戏时,老旦戏少,故老旦常兼其他次要角色,且与杂脚同为龙套的头和尾。三梁旦(三手旦)为旦脚中次而又次者,常演一些丫鬟、宫女等角色。小旦因每戏结尾大团圆时,常头披红巾充新娘拜堂,故又称“拜堂旦”,多由学徒担任。

妆容

包头
明、清两代,戏班男旦常用“懒梳妆”代替发型。“懒梳妆”系以纸浆和牛胶塑合而成的女性发髻头套,清末民初,男旦用铜制圆形“银泡”,饰于额前的“打头”(绸制扎巾)上。一般用于正旦、悲旦。饰夫人或后、妃用“点翠包头”或水钻包头。
脸谱
绍剧的骨子老戏仍保存不少具有特色的传统脸谱,或示性格,或表经历,如《寿堂》中,包公以老生扮,不戴“满口”(长髯),仅戴“一字胡”(俗称“赖喳胡”),开“秃额老脸”(脑门至鼻尖涂粉白色,两颊涂小块暗红色,眼窝沿鼻梁外框及嘴唇四周均涂黑色,额头不画眉月),戴方翼黑纱帽,穿蓝官衣,为清官形象。《万里侯》中,大花郑子明开歪摆脸(白粉底,画锯齿形,黑线条),以示被虎抓伤的经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开“改良脸”,重勾金、红两色。系六龄童根据绍剧特点设计,突出其神怪色彩。绍剧名丑汪筱奎擅演“滑白戏”,创“二丑脸”,谱形为“倒挂眉,酒糟鼻,蝌蚪眼,头风膏药贴两边(太阳穴)”,用以表现地痞、流氓、恶棍等形相。
绍剧亦有“变脸”技法,即表演中变换脸谱,如《闹阴阳·洞房》一场,小花脸欧阳成揭开新娘盖头红,发现新娘是吊死鬼,大惊失色,艺人随即口吹手中事先准备好之煤黑,飞扑于油脸,即成“纸灰脸”。

服饰

服装
放置戏衣之箱称“头箱”或“大衣箱”。经济状况一般的戏班,多备“五蟒五靠”,经济实力强的备“十蟒十靠”,临时组合的戏班大都向三埭街的行头主租赁。
戏衣首件为“富贵衣”(即五色碎布缀就的丐衣),其次为蟒、靠、袄、褶子。蟒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指红、黄、蓝、白、黑五原色,“下五色”指间色。不同类型的角色穿不同颜色的戏衣,如帝王穿黄蟒,巨僚穿红蟒等。其他尚有开台(绣有狮、虎、豹、象、麒麟等动物纹饰)、兜背、男帔、女帔、色衣色裙、打衣打裤、一口钟(披风)等不下几十种。
盔靴
盔头分硬盔和软巾两类,均由外箱师父管理或制作。网巾、打头、靴及旦角绣鞋等由艺人自备。放置盔头之箱称“外箱”。盔箱**顶盔头称“老郎盔”,演出时常挂于后台当中。
杂件
杂件包括髯口、靴鞋、面具、乐器及砌末。放置杂件之箱称“三担”。此箱还包括下档衣裤如大带、作衣、茶坊衣、皂甲衣、龙坎、黑打衣、罪衣罪裤等;零碎下档盔帽靴鞋如大桶帽、镬铲帽,三套云鞋、云头鞋、高低鞋(快鞋、青皮靴)、草鞋、跳鞋、踩跷(男旦用)、木屐、钉鞋等。

音乐

绍剧音乐,有3种基本定调,以笛色定调为准。绍剧现今所用之笛,筒音约略为D,其定调分别为:尺字调,笛全按作6,板胡定弦5~2,1=F;正宫调,笛全按作2,板胡定弦1~5,1=C;小工调,笛全按作5,板胡定弦4~i,1=G。
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经典剧目

绍剧的剧目颇为丰富,从题材上看,以历史戏居多,家庭戏次之。就其风格特点来说,多为情绪愤慨、斗争激烈、感情奔放的一类戏,流传的传统剧目达三百多个。整理后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芦花记》等,得到一致好评。各行脚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手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
绍剧

绍剧传统剧目主要有以“二凡”为主腔的《高平关》、《后朱砂》、《千秋鉴》、《龙虎斗》,以“三五七”为主腔的《双贵图》、《双核桃》、《龙凤锁》,唱“阳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属目连戏的《男吊》、《女吊》、《调无常》等。各行角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丑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绍剧较有影响的剧目传统戏有:《龙虎斗》、《后朱砂》、《龙凤锁》、《芦花记》、《双贵图》;新编历史戏有:《于谦》、《斩魏征》;现代戏有:《血泪荡》等。绍兴**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先后发行世界七十几国家和地区。周恩来曾四次观看绍剧演出,同演员合影留念;毛泽东同志观看后,还写下了**的诗篇。[10]

流派艺术

绍剧的**演员有梁幼侬、吴昌顺、陆长胜、筱玲珑、林芳锦、汪筱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筱昌顺、陈鹤皋、章艳秋、王振芳(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等。 [11]
六龄童,本名章宗义,浙江绍兴人,1924年3月16日——2014年1月31日。曾任全国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浙江绍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全国第三、四次文化会代表。
七龄童(1921—1967),本名章宗信,绍兴人。**绍剧演员。
博采众长,擅饰老生兼丑角,其唱腔韵味深醇,表演细腻有致,富感染力。在**彩色戏曲艺术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饰猪八戒,人谓其“形神兼备,笨扮巧演,谐而不俗,妙趣横生”。在演《跳无常》中无常一角时,说白清楚,嬉笑怒骂,俚而不俗,令人折服。

保护现状

为及时保护和更好地发展绍剧艺术,浙江绍剧团切实围绕繁荣绍剧事业目标,成立了以团长为组长的“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实施机构,聘请了多位老艺术家担任顾问,下设传统剧目排练、“音配像”工作、传统剧目整理等工作小组,循序渐进,立足长远,扎实实施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一是复排绍剧传统大戏。通过全团上下几个月的努力,精心复排了绍剧传统戏《郭彦威》和《陆文龙》,已分别在绍剧艺术中心进行了彩排。二是收集整理优秀传统剧目。《薛刚反唐》、《黄飞虎反五关》、《天缘球》、《陆文龙》、《龙凤锁》等已收集整理。三是落实“音配像”前期工作。剧团专门设立“音配像”工作办公室,聘请资深老艺人担任顾问。落实专门人员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进行上门采集和社会征集,着手对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末的绍剧录音、唱片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原音进行技术处理。四是打磨新编现代绍剧。为参加将在十二月份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汇演,浙江绍剧团全面动员《秋瑾》剧目主创人员、广大演职员对《秋瑾》进行精心加工、打磨、提升,不断丰富精神思想内涵,激情创演绍剧艺术精品,努力冲刺戏剧节奖项。
据浙江绍剧团团长朱燕介绍,她们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个传统剧目的大戏,至少争取达到3-4台,除了推出《郭彦威》外,还要推出一部传统剧目《陆文龙》,将于11月5日进行彩排。而《陆文龙》演出人员全部由下半年刚毕业的绍剧小百花演出团演出,他们的年龄仅16-20岁。朱燕表示,她们将进一步加大挖掘整理力度,并巩固已经排演的剧目成果,在2-3年内,让绍剧舞台上经常可以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增加到30台。

剧团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即原浙江绍剧团。剧团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为1926成立的上海同春舞台),1950年同春舞台更名为同春绍剧团,1953年从上海回到绍兴,1956年改制为国营剧团,即浙江绍剧团。1984年成立浙江绍剧院,原浙江绍剧团为一团、绍兴市绍剧团为二团;1992年,撤院并团。2012年8月,经浙江省文化厅、绍兴市编委办批准,同意撤销浙江绍剧团,成立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 [18]
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原杭州市萧山绍剧团)成立于1961年,是全国唯独两家专业绍剧艺术单位之一。

主要活动

2019年10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2日在北京园博园开幕。戏曲文化周包括《绍剧》。




上一篇婺剧

下一篇徽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