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剧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傣剧,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6。
中文名
傣剧
批准时间
2006年
非遗级别
***
申报地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遗产编号
Ⅳ-86




起源

清嘉庆(1796—1820年)、道光(1821—1850年)年间,干崖(盈江)、腾越(腾冲)、南甸(梁河)至缅甸八莫,商旅来往频繁,经济贸易繁荣,成为当时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为一体的黄金通道。这一时期,由内地到此谋生、经商、卖艺者常年集聚不断,而北方“皮影戏”这一剧种,也随之传人了干崖一带,并且影响到了当地傣族民间一种称为“转转唱”的表演形式。从而,便奠定了早期傣剧的雏形。

发展

傣剧剧照
傣剧剧照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傣剧才真正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滇剧班到德宏演出后对傣剧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影响。二是各勐土司对傣剧的重视和扶持。光绪九年(1883年),干崖二十三任宣抚使刀盈廷由腾越(腾冲)邀请滇剧玉林班到干崖演出,并向傣剧演员传授技艺。同年,刀盈廷之子刀安仁(1872—1913年)承袭二十四任宣抚司,他对发展傣剧尤为重视。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在司署内组建了一个男子傣剧班和一个女子傣剧班,还组建了一个傣剧写作班,整理改编和上演了《阿暖相勐》、《陶禾生》、《庄子试妻》等一批剧目。光绪十六年(1890年),刀安仁结婚时,又请滇剧福寿班到干崖演出。同时,请滇剧班艺人到司署传授表演技艺和武术,并且还派钏体准、李保等人,到腾冲学习打击乐锣鼓经。另据史料记载,潞西司署二十五世土司方正德(1879—1913年)时期,也曾派朗二卖喊等人,到腾冲学习武术及打击乐。
中华民国时期,傣剧进一步发展,各勐司署遇有婚典、开印、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都要举办盛大的演出活动;民间的大小村寨也纷纷组建傣剧班;这一时期增加了更多的傣剧剧目,如《粉妆楼》、《朗高罕》、《盘丝洞》、《汉光武》、《王莽篡位》等等。
傣剧的真正繁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成立,党和政府对傣剧的发展给予了支持。
20世纪60年代,也是全州农村傣剧演出活动兴盛的时期,在傣乡的文化室、俱乐部都有组织创作排演傣剧。各县都培养了一批创作人员、傣剧演员骨干队伍和乐队队伍。潞西县法帕村组建的乐队规模较大、乐器比较齐全,三十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开展活动,为本村几代演员进行傣剧演出伴奏。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2年),傣剧被禁演,机构亦随之被撤销。德宏州并人了保山地区,州歌舞团也随之并入保山地区文工团。州傣剧队仅有两人并入保山地区文工团,其余队员参加当时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业务活动停止。
1972年,恢复德宏州建制后,德宏州歌舞团也得以恢复,并在团内成立了傣剧组,1974年,傣剧组创作演出了小型傣剧《柚子花开》、移植演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智取威虎山》选场“深山问苦”等。各县的专业宣传队、业余傣剧队根据当时形势,也编演了一批傣剧剧目。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认真做好落实政策工作.调动了傣族艺人的积极性,专业和业余的傣剧活动又蓬勃地开展起来,各地的演出活动又开始出现兴旺的景象。
1979年12月,根据州委决定,在州歌舞团恢复傣剧队。潞西、盈江等县的文工队先后重建和恢复,为傣剧艺术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文化特征

唱腔曲调

傣剧唱腔的基本曲调是在傣族民歌、民间歌舞曲和宗教叙事歌曲基础上形成的戏调,又分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两类,羽调式主要流行于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徵调式主要流行于潞西。在芒市等城镇,羽调式为男腔,微调式为女腔。后又演变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净腔)和女悲腔。演唱为徒歌形式,只有打击乐伴奏舞蹈和烘托气氛。

乐器

傣剧乐器早期有象脚鼓、锚锣、钹等,后吸收滇剧的大锣、大钹、堂鼓、碗锣。

表演形式

傣剧表演以唱为主,没有念白二唱词大部分上下句,长短不拘。演员在台桌前根据戏师傅提词演唱,没有多少动作,只根据戏师傅的提示变换舞台位置。在唱腔间歇中随打击乐伴奏进一步或退二三步,做一些与内容无关的简单动作,如女演员舞扇,男演员比画一个手势一,遇有骑马、行船、打斗的情节,则集中作舞蹈表演,并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群众只要学会唱腔,都可上台表演。

装扮

傣剧在装扮上,演傣族人物着略加美化的傣族服装。演汉族人物,男演员穿汉族戏曲服装,有的也戴傣族古代人物头盔,女演员穿傣族服装,头戴银饰。净、丑角色画简单的脸谱,老人挂胡子。

代表剧目

傣剧传统剧目有的源自傣族民间故事、叙事长诗或佛经故事,如《相勐》、《千瓣莲花》、《朗推罕》等;有的翻译移植自汉族剧目,如《庄子试妻》、《甘露寺》、《杨门女将》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傣剧是集傣族文学、傣族音乐、傣族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傣族特色。傣剧的文学剧本,跟傣族叙事长诗一样,深受族人民喜爱,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因此,傣剧在傣族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传承现状

傣剧面临下列两种困难:
一是傣剧人才缺乏。随着傣剧团演出任务的增多,剧团演员数量的减少,创作人才的匮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并且受汉族文化的冲击,很多傣族青年能写、能识傣文的很少,傣剧团招聘不到傣剧表演的好苗子,傣剧的传承面临着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困境。
二是缺乏经费。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非遗保护工作经费不足三个方面,艺术创作方面:傣剧团承担着傣剧的传承保护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但因傣剧的非遗保护由州文化馆负责实施,中心得不到相关经费,并且没有艺术创作、送戏下乡专项业务经费,致使傣剧艺术生产严重滞后,演出场次有限,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传承人物

刀保顺,男,傣族,1937年生,云南盈江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剧代表性传承人。
金星明,男,傣族,1944年生,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2009年6月,金星明入选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申报。

保护措施

傣剧传承保护的措施:
一是注重人才培养。中心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多渠道、多方位的培养傣戏人才,2011年以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采用送出去的方式培养。把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创作能力、表演才能的中心演员送出去培养。涌现出了“孔雀公主”万小散、云南省表演艺术家们从高,国家一级编剧杨树忠,云南省优秀青年演员平英等一批优秀人才,傣剧新人的不断脱颖而出,为傣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采用以老带新的师承形式传承傣剧表演技艺,2011年至2015年,中心采用老演员教授新学员表演技能的方式培养50余名新一代傣剧传承者。
二是加强傣剧理论研究。历时四年,于2014年编写完成了四十二万字的融傣剧理论研究和示范教学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傣剧教程》,让傣剧表演有本可依,有剧可循,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理论研究和教学示范的先河。
三是加强对基层业余傣剧团(队)的培养。中心利用送戏下乡的机会,到基层村寨演出傣剧、培养业余傣剧团,让更多的群众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忘记本民族文化,也是传承保护傣剧的有力手段。2011年来,举办了三批全州农村业余文艺傣剧培训班,培训人数265人、辅导农村业余文艺队18支并编排了30个小戏。
四是抢救传统剧目,整理出版《优秀傣剧剧目选》。将《娥并与桑洛》、《千瓣莲花》、《朗推罕》、《海罕》、《竹楼情深》、《阿鸾相勐》、《十二个王妃的眼睛》、《冒弓相》、《线秀》、《召麻贺》、《南西拉》、《刀安仁》12个经典傣剧剧目集结成册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联合出版。 [5]
2019年1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德宏州文化馆获得“傣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4年,德宏州傣剧团创作上演了一部优秀作品,大型傣剧《朗西娜》。此剧在2004年云南省新剧展演中,以优异的成绩获综合金奖。
2007年3月,鉴于《朗西娜》在发展傣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授予《朗西娜》“金孔雀”大奖。





上一篇滇剧

下一篇唐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